学校作为 | 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校使命与教育实践 ——以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为例

655dbdd58ca23

徐雄: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校长

面对不同出身阶层、成长背景,不同知识储备、学业水平、求学目的且教育诉求复杂的生源结构,何以聚而教之?学校在种种“不同”之中看到一点“相同”,那就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人,成为体面的人、社会上有用的人,由此明确了航天一中面向人人、面向未来的理念和追求。面向人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发展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是对教育公平更高层次的追求。其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格,释放人性,在健全人的心智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向人人,首先要“面向所有人”——机会公平;其次要“面向每个人”——过程公平;再次要“面向终极的人”——结果公平。面向未来,首先要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格局——文化创新;其次要不断“扩展课堂教育边界”——思维创新;再次要“拥抱数字世界”——技术创新。西安航天一中将“仰望星空,求真创新”作为校训。学校“现代化”的破题,必将落在如何从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型培养模式之上。

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位于西安城东南的少陵塬上,少陵塬又名“凤栖原”。相传汉宣帝时,有11只凤凰翔集于此,宣帝以为吉祥,赐名“凤栖原”。这里是周秦汉唐京畿,被誉为“神州首邑”。

凤栖原的历史灿若星辰,于今建成了全国唯一以航天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基地,我国探索太空的很多“国之重器”都出自这里。

学校接续“凤栖”文化,航天精神,抽绎出“飞天”的意象——脚踏大地,飞向太空。“飞天”,是“凤”和“航天”的化身与升华,是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热情向往,是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是对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和未知世界的执着探索。可以说,在“飞天”的身上,投射着我们教育人太多的梦想。

“仰望星空,求真创新”也就成为西安航天一中的校训。建校之初,我在调研中发现学区内的生源结构非常复杂。来自科研院所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占总数的18%,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子女27%,进城务工随迁的子女6%,个体工商业者子女11%,附近农村拆迁安置家庭的孩子38%。家长不同,对教育的看法也各各不同。农民相信读书是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阶梯,至于“爬”上去还是“爬”不上去,只能听天由命了;工商业老板则认为读书读出来更好,读不出来也可子承父业进入第二“赛道”;进城务工家长希望读书改变阶层现状,过上“体面的生活”;而高知家庭要坚守固有地位,确保孩子“不落后”。调查结果显示,92%的家长将孩子的未来寄希望于教育,相信教育可以改变命运;79%的家长认为只要读得好,寒门照样出贵子;只有6%的家长对读书前途感到悲观和无奈,认为不少研究生都在送外卖,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窄,但是如果不接受良好教育,向下的通道却越来越宽。关于对教育的诉求,一般家长只要求孩子中高考考得一个好分数,顺利过关,将来有出息就行;一些高知家庭则希望孩子除了考得好,还要精神上变得富足,个性特长得到发扬,最终可过上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总体来看,家长们对教育普遍重视,甚至焦虑,因为教育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家族的未来。

面对如此复杂的生源结构——出身阶层、成长背景不同,知识储备、学业水平不同,求学目的、教育诉求不同,何以聚而教之?思前想后,我在种种“不同”之中看到一点“相同”,那就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人,成为体面的人、社会上有用的人。

基于此,我们明确了航天一中的理念和追求:

面向人人,办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

面向未来,办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

面向人人

面向人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发展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是对教育公平更高层次的追求。其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人为中心,尊重人格,释放人性,在健全人的心智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向人人,首先要“面向所有人”——机会公平;其次要“面向每个人”——过程公平;再次要“面向终极的人”——结果公平。

面向人人:有教无类,机会公平

面向人人首先要“面向所有的人”。“有教无类”,这一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保护。而在一个真正的教育人的眼里,人是不分三六九等,也没有贵贱之别的。机会公平的教育,保证人人有学上。而教师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因为这关乎教育的公益属性和社会公平正义。

思考“有教无类”这一命题,我发现,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优点中有其提升点,难题中却包藏着更多教育着力点。高知家庭的孩子大多知识面宽、开朗自信,但包容性和合作意识难免稍差一些;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普遍独立自主,动手能力较强,但不够自信等等。一般而言,在一所富家子弟扎堆的学校往往会相互攀比,比鞋、比车、比房。这样的环境着实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形成。有教无类让不同的孩子“杂”然相处,大家互相影响,互相欣赏,互相包容,彼此镜鉴,合作探究,砥砺前行。我们不比鞋、不比车、不比房,我们倡议和农村、贫困家庭的同学比健康、比友爱、比朴实;与高知家庭的同学比学识、比思维、比习惯,等等。

其实,从教育学角度讲,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都是教学资源。一个人的优点固然可以作为大家效法或学习的对象;一个人的缺点同样可以作为大家借鉴和认知的资粮。正因此,我校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就是将不同生源放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人与人有差异是正常的,而融合与参与是人类尊严与乐趣的基本要素,如果孩子感受到教师有“分别心”,甚至被歧视和孤立,势必对其造成内心的恐慌,身心的伤害,从而违背了教育的初心,岂可等闲视之!

当然,我们所追求的“面向人人”的教育,不单指学生,还有教师,以及在学校工作的各种职业的员工;不仅面向自己学校的师生,也面向其他教学资源薄弱和匮乏的学校。只有将教育的视野放得更加长远,为促进区域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而不懈努力,“面向人人”的“中国式”精义才能释放出应有的强大生命力。

当前,西安市教育局大力推行西安“名校+”和“西安好课堂”,我校被授予“名校+”单位,同时被遴选为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扶智平台三所帮扶中学之一。我校遂组建名师扶智队伍,结合受帮扶学校实际需求大力展开帮扶行动,两年来,开展线上名师直播课125节,优质课程近200节,名师专家讲座40余场次;线下跨市跨省实地帮扶送教,专家讲座、校长报告、名师示范课、艺术赏析等近15场次,且邀请被帮扶校30余位教师到我校浸入式培训。线上线下系列教育扶智活动惠及陕甘两省四地教师400余人、学生4089余人。学校探索实践“面对更多的人人”,与远端受帮扶学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千里同好,建立成长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在弥补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减少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过程公平

“面向人人”,还要“面向每个人”。因为,教育要面向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具体的人有着禀赋性格的差异、兴趣特长的差异、潜力素质的差异,千人千面,千差万别。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具体的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是我们的教育追求。为此,我校探索实行了“一级一策”“一班一品”“一生一案”“一生一课表”“一生一作业”“班主任导师双轨制”“职业生涯规划”等个性化、终身化育人机制。

“一级一策”,即每个年级根据学段、年龄段的不同特点,策略方法着力点不同;“一班一品”,即每个班级根据生情、师情、学情、班情不同,特色定位不同;“一生一案”,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认知、心理心态等个人差异,为每一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而“一生一课表”选班走课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的点;“一生一作业”,即“自主分层作业”,可以说“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作业”。课堂上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指导学生自主布置、自主选择、自主分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尊重个性即是教育者基于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形成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努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为人才的成长,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

面向人人:人人成才,结果公平

“面向人人”,还要面向公正的不等同结果。因为结果公平尽管建立在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之上,却是施教者与受教者双主体造成的。所以,它指向受教育者自身最大限度的发展,体现着教育的终极关怀。

针对于此,我校以结果公平为导向,树立人人成才理念。一方面从施受双主体入手,促进师生主体意识的挺立。只有站起来的教师,才能教出立起来的学生,学校为每一名教师创设专业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革除“育分不育人”的积弊,基于基本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为师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

2020年10月份,学生张泽华在学完《智能硬件》选修课语音识别知识后,根据自己的经历,发现西安市实施垃圾分类已经接近两年,但是许多人依旧记不住四种垃圾分类的具体种类,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针对这一问题,萌生了想制作一款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系统的产品。随后他找到同班同学王焱琛、张针杰组建了团队,向课程指导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获得老师的大力支持,该项目被纳入2021年度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研究项目。

两个月后,第一款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系统产品诞生,但是语音识别不灵敏,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小组并没有放弃,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向专家请教,攻克技术瓶颈。2021年4月3日,第五届西安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航天一中举办,张泽华团队研发的第二款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系统首次参赛,获得一等奖。消息被《中国环境报》、陕西电视台、《三秦都市报》、《华商报》等10余家媒体跟踪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

该项目已于去年5月14日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种语音垃圾分类系统和方法”)。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责任民营部、西安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为我校学生创意点赞,并表示给予技术、资金支持,实现该产品的量化生产,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另外,学生还自主研发了未来智慧小屋系统、室内智能通风系统、智能浇花系统、口罩监测识别系统、自主搬运机器人等,我校科技类社团获奖数量、层次目前位居西安市前列。

以上只是我校学生科技成果的一个缩影,在学校“人人成才”观念的引领下,涌现出一大批学生研究项目,花样繁多,成果丰硕,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青睐。

如果说“有教无类”强调机会平等,那么“因材施教”侧重过程平等,“人人成才”则关注结果平等。机会平等消除教育差距,将“量”做足,重在统一性;过程平等尊重受教者独特性和多样性,将“质”提升,保护了差异性;结果平等要求树立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理念,将“果”结出,更新了人才观。三个“平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起发力,向着高质量发展前进。

新时代,新教育。在我国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变革,教育从粗犷型向精细化转变的大背景下,我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育的本质,即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一手抓教育的未来,即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大趋势。既要“面向人人”,又要“面向未来”,因为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是由教育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是对受教育者终极的关怀。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社会为导向,在社会剧变前夜,培养出富有胜任力和创造力的人。杜威曾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我们就剥夺了他们的明天。”面向未来,首先要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格局——文化创新;其次要不断“扩展课堂教育边界”——思维创新;再次要“拥抱数字世界”——技术创新。西安航天一中将“仰望星空,求真创新”作为校训。在我看来,创新是一种更新更好事物的思维方式。学校“现代化”的破题,必将落在如何从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型培养模式之上。

面向未来:君子不器,文化创新

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反复告诫我们:要培养学生一颗中国心。学校接续“凤栖”之文脉,航天之精神,设立“飞天大讲坛”。飞天,载着一个中国梦;飞天之士,一定是位儒雅的君子。于是,“做现代君子”就成为航天一中的校园核心文化。

反观以往,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传统文化最终目标就是教育人成为君子。君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聚焦点或制高点,千百年来,吸收和融化了道家、墨家、法家和释家等思想精华,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呈现出优雅、自律、进取、宽容,和“和而不同”“舍生取义”等人格挺立的精神风貌。因此,“做人做君子”便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古训。挖掘和弘扬君子文化,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条终南捷径,也是在切实塑造一个个大写的“人”,为改善当下社会风气和道德状况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久远、时代不同,君子文化不可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比如自由、民主、平等、现代理性、共建共享等理念就比较缺乏,需要我们加以文化创新。一方面,我们在“君子”之前冠以“现代”二字,有别于固有的古代君子概念;另一方面,我们本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师古不泥古,将经典古籍中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资源加以发掘、引申并发扬光大。

经典常读常新。在温习《论语》中,我们将“君子不器”(为政篇)与青少年远大志向结合起来,引导大家博学多识,不断超越自己;贯彻“周而不比”(述而篇),针对当前青少年多以自我为中心、对对方缺点缺乏包容之心进行教育;提倡“君子求诸己”(卫灵公),引导学生不啃爹、不躺平,从小树立自立自强之独立精神;崇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身心健康,内外兼修;追求“和而不同”(子路篇),等等。在航天一中,既有“蓝翎辩论社”,也有一支合唱团,合唱团经常活跃在各种舞台上,唱出了“航天最强音”。其整体的美妙和谐正是由不同声部各具特色的声音相互融合而成。构建和谐校园的原则,不是消灭不同声音,而是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师生观点的合理性。将个体独特的声音融入集体“和声”并充分发挥“声部”无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天籁之音”,也是和而不同的美妙所在。

君子文化一经现代性的介入,便焕发了勃勃生机。航天一中校园里处处有共享文化、共享设施。操场上有共享体育器材,大厅有共享钢琴、共享吉他、共享图书机、共享唱吧、共享朗读亭、共享雨伞,楼上有共享书吧、共享健身器械、共享办公室、共享艺术区,以及共享科技空间,等等。

随着共享氛围的持续营造,共享意识的普遍提高,共建、共有、共享、共创和共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它折射出学校的开放和宽容;在给师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培养了乐于助人的利他精神和人本平等的现代君子品格。

面向未来:课程综合,思维创新

一个强大的中国,要有强大的教育做支撑;强大的教育,一定是现代化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应与社会现代化同频共振。由于科技革命和现代技术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社会呼唤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创造能力。否则,将很难适应和生存。过去70年,我国主要实现了教育普及和规模化;而当前阶段,应该是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为主要目标。简而言之,即是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是创新思维模式的塑造。我们应打破原学校教育边界,如学校、家庭、社区,以及校外培训机构边界。我们应促进学习场景的变革,促进学习者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多样化的成长。学校课程管理都要适应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样态。

以劳动教育为例,早在2019年我校就组织专人编写劳动课程指南,探索劳动课形式,以此尝试平衡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体禀赋特长的多样化。劳动教育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目的,因其天生的实践性,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1+3+3劳动教育模式”,以此助力构建整体育人,个性发展的教育新生态。

“1+3+3劳动教育模式”是对课程结构的优化,育人目标的细化。“1”就是让每个孩子明确个性发展方向;第一个“3”是身心健康,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第二个“3”是学科内与学科间,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共育机制。

在劳动场所的营造上,我们特意设立了青少年科学院和劳动教育中心,为科技劳动与常规劳动创设条件。

在劳动课师资培养上,我们尊重现有教师的兴趣和选择,让真正热爱劳动,有志于劳动教育的教师走上岗位。其次,我们定期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以项目为导向,注重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融合与提升作用。

在劳动课设置上,我校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选班走课机制,开设了二十多门劳动课,供学生个性化选择。我们相信保护学生的兴趣就是尊重其个性差异,只有爱上劳动,才能有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劳动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倡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不给太多的限制,把更多空间留给他们,让他们去尽情发挥和创造。我们应解放孩子的自由,让他们做有意思的活动。

在劳动课的选择中,我们尊重孩子的多元化需求和多样性选择,寓劳动教育于社会活动、综合实践之中,随性而教,各适其所。

在劳动评价方面,我们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内容多维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劳动档案,记录他们劳动的点点滴滴。还给孩子们发放了劳动积分卡,每周都会评选出劳动之星,获得劳动之星贴纸,可兑换小礼物和体验券,这种评价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我校注重在劳动教育中融入科学思想。因为科学思想旨在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及其客观规律,是一个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养。科学思想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我们通过机器人、航模、创客编程等新技术应用,让学生体验和创新未来。由我校师生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垃圾桶、人工智能浇灌系统获得专利,有望投入生产,服务社会。航天一中高三4班谢钰涵同学斩获由工信部、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主办的“世界机器人大赛算法专项赛全国锦标赛”国家一等奖。

在劳动中培养科学思维的同时,还融入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新时代人文精神强调共同体中的互相依赖,而不只是个体的绝对独立自主,我们应拒绝抽象的自由观,走向有责任的深度自由,将责任和义务观念引入自由的概念之中。诚然,人文精神的培养仅凭传统教学中思政、语文等学科是不能完全奏效的,恐怕得在实事上练、实践中检验。为此,我校在劳教课程设置上,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与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联系。学校开设了泥塑、木版画、编织等劳动课,也组织制作学生们喜爱的蓝晒、丝带玫瑰花、手工皂、糖葫芦、木作等。学生们将他们亲手制作的糖葫芦送给老师、家长和同学,将丝带玫瑰花献给抗疫的一线工作者。

航天一中在强化学科内与学科间融合的同时,也加强了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使之充分发挥独特育人价值。例如劳动微课堂,旨在打通家校“最后一公里”,使种植、烹饪等劳动项目走进日常生活,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能力。结合二十四节气,让学生扎风筝、拼贴树叶画、做柿饼等。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春节让学生置办年货,为家人做年夜饭;清明挖野菜、做青团;端午包粽子、缝香包;中秋做月饼;腊八节做腊八粥;冬至包饺子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在疫情期间让学生居家蒸馒头、生豆芽、做米酒、做罐头、养白菜花等,让劳教课程生活化,核心素养提升“全面化”。

劳动教育因其天生的实践性,以及与人的本质同构关系,为人格的健全,人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无比宽广的平台。这个平台倡导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等,支撑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的转化,在转化中形成核心素养,在转化中激发了人的创造性,助推了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以造就时代新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明确“非正式学习是所有社会化经验的必然体验”“我们需要采取整体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传统的教育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束缚、压制、监管和控制等特征,这不利于学生的正常生长。有鉴于此,我们想方设法给孩子应有的自由空间,不断拓展课堂的边界。自由让人免于恐惧,自由的孩子将感受更多的幸福,性情平和,充满好奇。基于此,孩子才能发展出自主性,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同时意识到心灵的尊严和世界的美善,从而唤醒自身的优异或卓越!

面向未来:智慧校园,技术创新

科技发展带来教育变革,推动学校的升级迭代,尤其是教育信息化为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无限可能。近年来,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领域,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要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应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建校伊始,我们就将学校的现代化作为特色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基础环境的重建、教育流程的再造和模式的重构,以顺应未来教育发展大势,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造空间重构、数据驱动的未来学习新空间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学习空间建设是教育教学变革的前提、抓手和基础。学习空间的不同布局,影响和制约着不同的学习活动。传统教室强调整齐划一,学生排排坐,缺乏对学生人际交往、综合性和跨学科学习等多样需求的支持,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和沟通,缺乏对课堂教与学数据的积累和深刻挖掘。我校建成的未来教室具有以下两个特色:

一是学习空间支持不同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未来教室内有学生学习区、研讨探究区、创意展示区、图书分享区和师生交流区,组成开放共享互动的学习空间;教室外有智慧教学空间、互动探究空间、交流分享空间、自然生态空间和运动健康空间,组成学生1分钟学习生活圈。未来教室内使用的是可移动、可拼接桌椅,可自由组合成四人组、六人组、八人组,随时转换成教师需要的模式,满足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学习任务和活动需要;铺满整面墙的创意展示区以及便捷灵活的小白板也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四块智慧屏、智慧黑板可与学生学习终端同屏展示,也可供学生查找资料、小组研讨展示……学生不再被限制在固定的座位上,可以走动、讨论、操作、表达、展示、分享等,为开展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互动式、项目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二是能够沉淀大数据,支持精准化、个性化教学。学校探索的未来教室固定班级、固定学生、固定教师常态化使用,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采集教与学的数据。每名学生配有护眼智能学习终端,支持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互动以及课后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自动采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数据,并生成数据分析报告,为学校信息化教学、分层分类教学提供全面、系统、精准的支撑。

探索智慧教学、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改革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航天一中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办教育,广泛吸收借鉴名校办学经验和成果,以教育信息化为依托,先后与西安高新一中、成都七中等开展深度、全方位合作,打造了“名校直播双师课堂、名校平板互动课堂、名站资源应用课堂”三种课堂新模式,探索与应用成果在2022年入选教育部“教育这十年”典型案例。

首先,依托5G技术支撑,打造“名校直播双师课堂”。学校与西安高新一中深度合作,利用“5G+教育”的模式,打破空间限制,通过沉浸式的直播课堂,默契的双师配合,深度全面的教研交流以及全方位的教育资源匹配,使得航天一中学子同课堂、同时段、同课表、同进度享受西安高新一中教学资源。通过“双师课堂”,每一名学生拥有“双名师”,即名校名师和学校名师,实现“1+1>2”的教学效果,打造优质课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校际教师间的优势互补。

其次,依托智慧教学云平台,打造“名校平板互动课堂”。学校与成都七中进行跨省合作,以智慧教学云平台和名校体系化资源为依托,打造“以数为据、精准施教、个性学习”的名校平板互动课堂,全学科、常态化应用。学校打造了3段16环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使用智能平板自主预习,教师根据学情反馈,在课堂上辅助学生实现分析、评价、生成等高阶目标,课后教师依据大数据分析,发布分层分类个性化作业,推动“双减”和作业管理落地实施。通过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指导,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再次,依托名站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名站资源应用课堂”。学校优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人大附中双师教学平台等优质资源平台,确定每周四为“名站资源应用日”,各备课组形成了课前查资源、课中用资源、课后评资源的良好氛围,让每一名师生能共享到最优质的资源。

技术创新,催生智慧校园欣欣向荣。学校配备了共享图书借阅机、共享朗读亭、共享唱吧、科创空间、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等,这些智能设施都可记录学生校园生活的各种数据。以智能图书借阅机为例,师生们通过一卡通登录,可以自主借阅书籍。通过智能设备对借阅数据的采集,进行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师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喜好。然后通过大数据平台,形成数据报告,定期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阅读建议,指导学生科学进行生涯规划,直至高三毕业学生填报志愿时,给学生和家长一些合理建议。

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探索中,学校聘请知名高校专家组建人工智能教师团队;规划出1000平方米、8间教室建青少年科学院。学院下设脑科学学生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学生研究中心、STEM学生研究中心、机器人学生研究中心、航空航天技术学生研究中心等;构建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开设机器人、航模、创客、C+ +信息学科竞赛等高水平专业化科技团队;组织学生走进清华北大、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享受“行走的科技课堂”;围绕智能科技、航空航天的科技活动定于每年的4月举行;组织学生申报科技创新课题,发展其科研素养。

如果说“君子不器”代表了文化创新,那么“课程综合”体现了思维创新,“智慧校园”则展现出技术创新。文化创新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新时代价值观,重在先进性和文化自信;思维创新基于改善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日俱新,让学习真实发生;技术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使万物联通,深耕课堂,让数据导航。

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面向人人”,以“平等”为关键词,凸显了“中国式”人本精神、公益情怀;而“面向未来”,以“创新”为关键词,则融入了“现代化”的科学认知和联结。对传统,我们应该采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对现代,我们当保持几分质疑和警惕,比如,对学情进行优化和改造的可度量、可通约、可计算、可预测的程序尽管带来了规范和高效,但作为代价,人的丰满个性却被压扁了。数字科技容易使人陷入理想缺失的“数字人”之境。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忘记透过冰冷的数字,看到具体而鲜活的人。“面向人人、面向未来”犹如我校教育“中国式现代化”一体两翼之“飞天”,视通万里,神游故国,普济众生,这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m.zmdlife.com/677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下午3:10
下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下午5:49

相关推荐